导读: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是极为普遍的现象,其中较多的出现在钢筋混凝土构件。水泥、砂、石等质量不好是引起裂缝较常见的因素。
关键词:混凝土结构,裂缝 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是极为普遍的现象,其中较多的出现在钢筋混凝土构件。一、常见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 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,引起建筑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原因很多,当发生温度和湿度变化、结构受荷、地基不均匀沉降、施工方式不当时,都非常容易产生裂缝,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: (一)设计构造 在设计时考虑不周,结构构件断面突变或因开洞、留槽引起应力集中;在构造处理不当时,现浇主梁在搁次梁处如果没有设置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;以及各种结构缝设置不当等因素均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。 (二)地基变形 建筑工程基础不均匀沉降是造成钢筋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: 1、房屋建于土质差别较大或软弱土质上。 2、建筑物基础深浅不一。 3、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、荷重、结构刚度差别较大。 4、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、立面变化过大、长度过大等原因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。裂缝的大小、形状、方向与地基变形的情况有关,由于地基变形的应力相对较大,使得裂缝一般是贯穿性的,危害较大。 (三)施工方面 施工工艺不当是造成钢筋混凝土开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。由于施工原因造成裂缝出现的因素很多,主要有: 1、水泥、砂、石等质量不好是引起裂缝较常见的因素。 2、混凝土是一种人造混合材料,其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成型后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。 3、水分蒸发、水泥结石和混凝土干缩通常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原因。 4、模板构造不当,漏水、漏浆、支撑刚度不足、支撑的地基下沉、过早拆模等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。 (四)结构受荷 在施工中和使用中由于结构受荷都可能出现裂缝。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承受了30-40%的设计荷载,就可能出现裂缝,肉眼一般不能察觉,而构件的极限破坏荷载往往都在设计荷载的1.5倍以上。 (五)温湿度变化 当温度变化时,由于材料热胀冷缩,房屋各部分构件将产生各自不同的变形,引起彼此制约而产生应力。免费论文网。因屋面混凝土与墙体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,屋面变形较大,当屋盖和墙体之间构造处理不当,会使墙体受拉,当其剪力和拉应力大于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时,产生温差裂缝。
二、预防措施 (一)材料选用 1、水泥: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,严禁使用安全性不合格水泥。 2、粗骨料:宜用表面粗糙、质地坚硬的石料;级配良好,孔隙率小,无碱性反应;有害物质及粘土含量不超过规定。 3、细骨料:宜用颗粒较粗、孔隙较小,含泥量较低的中砂。 4、外掺料:宜采用减水剂等外加剂,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,降低用水量,减少收缩。 (二)混凝土的制备 混凝土的制备就是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,把水泥、砂、石、外加剂、矿物掺和料和水通过搅拌的手段使其成为均质的混凝土。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、级别、包装或散装仓号、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,并应对其强度、安定性进行复验。 (三)模板工程 1、模板构造要合理,以防止模板各杆件间的变形不同而导致混凝土裂缝。 2、模板和支架要有足够的刚度,防止施工荷载(特别是动荷载)作用下,模板变形过大造成开裂。 3、合理掌握拆模时间,拆模时间不能过早,应保证早龄期混凝土不损坏或开裂。但也不能太晚,尽可能不要错过混凝土水化热峰值。 4、在保证合理工期的时候,采用3套模板。这是因为楼板裂缝主要是在初期混凝土强度很低时,受力后产生,而用3套模板后,保证了施工荷载不是由其单独承受,而是4层楼板同时在承担,有效地减少了楼板的压力。 (四)混凝土浇筑 1、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,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。 2、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,当浇筑高度超过3
三、结论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,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,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,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,混凝土的碳化,降低材料的耐久性,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,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、区别对待,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,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,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、稳定地工作。